投料要合理,这个合理就是学会控料。水温太低了就把料控下来,不能够想当然的拼命加料。在水温降低到20℃左右时,适当控制投料量、避免给回温埋下水质恶化的伏笔是冬棚养殖的一个关键点。
二、冬棚养殖管理第二个要点是:护理好每一次的换壳
养殖过程中要主动护理好每一次换壳,克服长期低温或者忽然回温带来的负面影响。见图2:
1、在每一次的换壳期前观察对虾的状况,根据对虾的状况视情决定是否需要使用脱壳素辅助换壳。
2、在换壳期主动增氧、主动控料,仔细观察换壳情况是否顺利,比如看看脱下来的壳是头尾壳还是全身壳。如果是全身壳,尽快每亩泼洒胜维211提高对虾体能减少脱壳不遂偷死。见图3:
3、在换壳期敏感期内:对消毒药、杀虫剂等等有刺激性的物品的使用都要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,这些物品的不合理使用将会明显影响对虾的换壳顺利程度,甚至干扰了对虾的正常换壳。
4、换壳期恰逢特殊的低水温、气候条件下,或者水温忽然大幅度回温导致大换壳,可以人为的泼洒壳能提高对虾及时分泌脱壳素的能力,随后泼洒211提高对虾体能,让对虾相对顺利的完成换壳过程,减少损失。
三:冬棚养殖管理第三个要点是:做好每一次回温的护理工作,这一点可能是冬棚养殖成功率的重点
做好每一次气温回暖、气候阴转晴水质恶化的控制工作。冬棚养殖中每一次的低温转高温、每一次的阴转晴,均为冬棚对虾健康的关键点。许多冬棚养殖的意外往往就出现在气温回暖、气候阴转晴这个转折点。
每一次气温回暖、气候阴转晴养殖池塘的水质会产生什么的反应?
1;低温期积累的物在复苏的微生物的作用下呈现忽然间的发酵量增多,导致水质忽然间变坏、水体耗氧量明显增多、水体的有害指标(主要是亚硝酸盐等等)明显升高。
2、冬棚的保温效果导致棚内的天气变化影响被放大,棚内温度变化明显高于气候的变化,水温升高明显偏快于气候的速度,导致长期处于低温的对虾可能会集中性大量换壳,而长期处于低水温的、吃料偏少的对虾体能可能会存储不足,一下子会产生偷死现象。
3、水温回暖万物复苏,底泥或者底膜的微生物一下子活跃度变快,加上累积的饲料等等污染,底泥或者底膜非常容易变滑或者底泥黑、臭。做好每一次气温回暖、气候阴转晴水质恶化的控制工作是从平时做起:
①低温时要合理控料:
在水温低于20度的时候,大幅度控投料,避免底部物大量堆积。水温低于16度看情况投料或者大减料,可以每天撒胜维211一包/亩取代投料。16度在高位池还是看到大吃料的,但是还是需要合理控料不要盲目加料。
②平时加强巡塘工作:
每一次的巡塘都要对饲料台仔细观察,一旦出现底部滑、饲料台泄水不好马上针对性的处理。处理方法可以是;每亩撒底康1公斤,要是水体有腥味则同时泼洒塘生态1-2公斤/亩。
③低温时慎用微生物制剂:
由于水温低的时候,许多微生物是处于休眠或者芽孢状态,对水的氮循环基本上起不到作用的。如果低温水看到活菌效果一般般就拼命滥用活菌,这些活菌因为水温低可能默默的呆在水里,就是不参加水体的氮循环。可一旦水温回升就会马上活跃起来,平时使用太多、积累在水里的微生物可能会带来水体有害物质(亚硝酸盐等等)猛的升高、底部耗氧量猛升高等等的副作用。所以冬棚养殖适当控制微生物用量比较慎重和理智。
在这种换水条件受气候限制的冬棚季节,不一定要拼命的泼洒微生物制剂调水,可以每亩泼洒蓝荧标兵500克,就可以达到长时间维护水质稳定同时控制水体弧菌的作用。见图4:
4、合理底改:
冬棚养殖平时维护底部,可以把用一定分解能力的底改增氧剂用足、用活,达到改良底部同时保持水体溶解氧浓度的目的,别搞太多花里花俏的工作。见图5
5、对消毒药、有絮凝(比如聚合氯化铝等等)作用的底改等等对藻有明显伤害作用、有加大底部负担的产品要慎重使用,不要因为用了水看起来好看就频频使用这一类的东西。见图6
6、回温之后,投料量要逐步的增高,不要一下子就投下去,虾有一个适应的时候,慢慢来,不着急。可以每亩泼洒胜维211和胜维111提高对虾体能和消化能力帮助对虾的恢复。
7、回温来临之前,根据自己池塘底部、水质的条件,决定是否需要抢在细菌复苏的时候,抢在细菌大量增加之前,提前撒一次底康尽可能的降低底部物的含量,减少水质忽然变化的物质基础,尤其控制住底部冒泡的现象。
8、气温上来了,适当的加强冬棚的通风。